
上週末終於盼到《斷臂山》來我們這個小城上映,距離美國首映,已經過了一個多月,也距離在本州最大城裡的上映日期快一個月,顯然上映之後票房和風評都不錯,才有機會做第三輪的上演。
一如預期的,壯麗的風景、巧妙的運鏡構圖,還有淒美蒼鬱的音樂,在在顯示導演想要引導觀眾接受這個故事的企圖,全片的基調,也幾乎讓人忘記主角的性別,而進入他們純化卻又多折的兩人感情世界。
雖然場景、人物、故事內容都是美國的,因為原著和導演的詮釋,我卻覺得整部片的精神是很東方的,李安用了很多隱喻式的影像,來訴說主角的情感和掙扎。例如,兩人離開斷背山之後,Jack開著他的古董卡車離開,眼睛卻盯著後照鏡裡Ennis孤單的身影,圓形的鏡子,框住的恐怕就是Jack的內心,心即是鏡。又如Jack過世之後,Ennis到Jack老家,在他的衣櫃裡發現昔日斷背山上沾著血跡,卻被他珍藏,而仍穿纏的兩人襯衫,見衣如見人(君不見古人尚且以衣冠塚來紀念過世的人);最後,Ennis離群索居,陪伴他的只有衣櫃裡,反過來以他的包覆Jack的雙人襯衫。這種東方式的、壓抑的情思,卻成為詮釋在民風未開的西部裡,同志之間說不出來情感的最佳方式。
而配樂Gustavo Santaolalla的透過原音吉他、踏板電子吉他、風琴、弦樂之間簡單的,和諧的音感,又時時將觀者拉回西部現場。配上唯美卻單調的風景,和多變的天氣和人事,這段宿命般的戀情,似乎一開始就預告了結局。我是在iTunes Music Store先下載了原聲帶來欣賞,光聽音樂就令人泫然欲泣了。
故事裡的Ennis含蓄、木訥、被動,和年輕的我倒是有了幾分投合,因而,我是比較進入他這個角色的。恰巧我也是「非主動」的進入這個世界,在國中時被表弟「請君入甕」,而造就了現在的我,對於Ennis,我有種恍如其人的感覺。而現實中,我有位也是同路人的高中老朋友恰巧上周過世,雖然我從不曾也不可能和他扯上戀情,但是對於逝者,我卻有了睹物思人的類似經驗,這會不會是種巧合呢?
身為同志,愛情似乎總是成為遙不可及的星星,只能在夢中懷想。而掙扎於家庭裡或隱或顯的逼婚、續嗣壓力,或許哪天,我也會像主角一樣,落入婚姻的圈套,也許又要經歷離異的過程,家人才會放棄對於我成家的期望。
但至少,我也曾經擁有過,無悔的青春。因為現實的不完美,那些過去種種,反而像珍珠一般光澤而在記憶之海裡盈盈閃耀著。
謝謝所有我曾經愛過的,和曾經愛過我的人,你們讓我的生命更美好。
能夠擁抱,就且珍惜吧。
1 則留言:
斷背山 真得很好看
李安:
每個人潛意識中都有秘密
這是一個絕對值
是一個無法實現的伊甸園
從這個意義上講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玉嬌龍
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斷背山
昨天看了這部電影
當下的心情不如預期中的感傷
但 事後回想起片中的段落
卻讓我有種悶的感覺
像是片中主角對自己的壓抑
對社會 對情人 對家人的壓抑
這部片 成功的打入觀賞者的心
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
卻深深帶入了許多內心情感
讓人回想起來 有種特別的感觸
記得電影散場時 看見電影院中
有著許多雙雙對對的同志情侶
甚至 看到兩位五十多歲的伯伯
一同看了這部電影 一同討論
有種感動湧上心頭...
"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斷背山"
也許已不存在 但 在記憶深處
卻是那麼的清楚 那麼的深刻
總之 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
如李安所說的:
不要戴有色眼鏡看這部電影
這是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。
推荐給大家 "斷背山"
http://elandesign.tw
張貼留言